明道优术,善知力行
招生热线: 0701-2086028
描述

启航智能制造,锻造未来工匠——我校智能制造学部2025级新生专业介绍会

浏览: 时间:2025-09-22 分类:学校要闻
结合鹰潭及周边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产业需求,衔接全国模具制造行业发展态势,我校专业聚焦塑料模冲压模等核心领域,培养模具设计加工调试全流程人才

秋风送爽,丹桂飘香,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校园内洋溢着蓬勃朝气。9月17日至18日,我校智能制造学部2025级新生专业介绍会顺利举行。本次活动以“启航智能制造,锻造未来工匠”为主题,助力新生明晰专业内涵、规划成长路径,为技能学习筑牢根基。


图片2_20250922_17585030507062690


本次专业介绍会分四场有序开展,聚焦数控技术应用、模具制造技术、汽车制造与检测及眼视光与四大专业。各专业带头人化身“行业引路人”,立足鹰潭本地产业特色、衔接全国行业发展趋势,通过真实案例解析、技术演示、职业前景解读等鲜活形式,讲清技能要点与就业前景,点燃新生专业热情与学习主动性。


一、智造核心,锚定铜都——数控技术应用专业

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升级的“核心密码”,更是鹰潭“世界铜都”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。我校专业以“数字化编程 + 精密加工”为核心,培养掌握数控设备操作、CAD/CAM 软件应用,适配本地铜精深加工及全国高端制造需求的技术人才。


图片3_20250922_17585030507063190


专业带头人许钢碧老师介绍,课程涵盖机械制图、数控编程等核心内容,依托理实一体化实训车间,学生可实操Mastercam编程、UG建模等技能,实现“学练无缝衔接”。毕业生既能服务本地铜加工企业,也能对接全国高端制造市场,就业前景广阔。


二、模具制造,服务产业——模具制造技术专业

模具被称为“工业之母”,小到家电外壳、大到汽车部件,均依赖其批量成型。结合鹰潭及周边汽车零部件、消费电子产业需求,衔接全国模具制造行业发展态势,我校专业聚焦塑料模、冲压模等核心领域,培养模具设计、加工、调试全流程人才。


图片4_20250922_17585030507062820


许钢碧老师表示,课程以“工艺为主线、技能为核心”,围绕“怎么做、怎么练”搭建体系,机械制图、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都是行业刚需的“真本事”。通过“项目驱动教学”,学生全程参与真实模具制作。据行业调研,全国模具人才缺口常年存在,毕业生可入职本地企业或服务全国制造业,职业发展稳定。


三、赋能“智”造,链接行业——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

随着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,汽车产业正迎来“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”的全面变革,鹰潭及周边汽车制造、零部件生产与售后服务产业也同步壮大。我校该专业紧跟全国趋势、锚定本地需求,重点培养掌握汽车装配工艺、智能检测、新能源汽车构造等“一专多能”的复合型人才。


图片5_20250922_17585030507065390


专业带头人邱政华老师解读,课程覆盖发动机维修、电气检测、新能源概论等,汽车实训中心配备发动机拆装、底盘维修等模块。学校联动本地及周边车企共建基地,推行“工学交替 + 顶岗实习”模式。2025年春季学期,专业通过“师生共建・爱车无忧”活动,为师生提供26次车辆服务;累计27人次在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。毕业生可扎根本地或融入全国新能源产业,就业渠道畅通。


图片6_20250922_17585030507086000图片7_20250922_17585030507074350图片8_20250922_17585030526318100


四、点亮“视”界,守护光明——眼视光与配镜专业

在数字化生活普及的当下,我国近视人群已超7亿,视觉健康管理成为全国大健康产业的核心赛道之一,鹰潭及周边地区眼镜零售与视光服务需求也持续增长。我校专业融合医学、光学知识,培养具备验光配镜、视觉训练等能力的人才,服务地方与全国产业。

专业带头人刘志太老师介绍,核心课程含验光技术、接触镜验配等,增设眼镜设计、加工等特色课。校内建有综合验光、角膜接触镜等实训室,并与本地知名眼镜企业共建眼视光中心(校企合作实体店),学生可在“做中学、学中做”中实操高端设备。2025年,师生还为全国AI眼镜产业大会提供专业服务,深度参与行业前沿交流。毕业生可入职本地或全国视光机构,需求旺盛。


图片9_20250922_17585030526359380图片10_20250922_17585030526376510


结语:以技能立身,以匠心筑梦

未来的智能制造领域,是技术革新的前沿,更是工匠精神的传承沃土。选择我校智能制造学部,便是踏上“技能成才、服务家乡、链接全国”的成长之路。愿2025级新生以匠心守初心,以技能创未来,在赋能家乡发展与参与国家智造升级的征程中,锻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!




    辑:徐子雄

一审一校:范牡丹

二审二校:倪  

三审三校: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