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筑牢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网,激活班级心理委员的“神经末梢”作用,提升服务同学的专业素养,9月25日晚,思想政治理论学部,面向全校班级心理委员开展专题培训,为这群“心灵守护者”充电赋能。

培训在黄涛老师的讲话中拉开序幕。她结合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校园心理工作实际,指出心理委员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“关键纽带”,既是同伴情绪的“观察员”,也是心理支持的“传递员”,其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班级心理健康氛围的营造。

本次培训聚焦“职责、管理、工作原则、基本素养”等八个方面为核心,设置八大核心内容板块。在“工作策略和方法”模块,黄涛老师通过图文解析与案例复盘,系统讲解中职生在学业压力、人际交往、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常见心理困扰,明确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的早期表现,帮助心理委员练就“火眼金睛”。
互动环节中,上一届心理委员们结合班级实际分享观察心得,就“如何委婉关心情绪低落的同学”“怎样判断是否需要专业帮助”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黄涛老师针对性答疑,通过情景模拟让大家直观感受沟通技巧的运用,现场氛围积极活跃。

“这次培训让我明白,心理支持不是‘空洞的安慰’,而是有方法、有边界的专业行动。”一名心理委员在培训后说道。此次培训会的举办,有效提升了心理委员的履职能力,为构建“学校统筹、专业支撑、班级落实”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后续,学校将通过定期随访、主题会议等形式持续跟进,助力心理委员真正成为同伴成长路上的“暖心同行者”。
思想政治理论学部
2025年9月28日
图文编辑:王冰璇
一审一核:黄结义
二审二核:倪 龙
三审三核:韩 月